听闻韩信赶到, 胡亥眉心褶皱更深了几分。
这次他特意召集韩信前来, 又留住淮南王与吕雉,都是为了一桩大事。
这桩大事,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对匈奴用兵铺路。
即使东胡公主贺兰雁去联合鲜卑山、乌桓山余部的事情进行顺利,胡亥想要联合出兵, 还有最大的一个难题——那就是粮饷。
此前□□,整个帝国的家底打了个精光。
现在光复不过两年, 只不过刚刚恢复了天下秩序,黔首还在逐渐恢复耕作的过程中。不提早前赦免赋税的地区, 为了鼓励流民回到原籍、促进农业,如今普遍实行的乃是十五什一的税率, 刚好可以敷衍朝廷用度、官吏薪俸。
这种情况下, 帝国想要支持一场对外的战争,从哪里凭空弄这么多的粮饷来呢?
私底下,胡亥召见冯劫、李由,商议过好几次。
因为对匈奴用兵一事,乃是机密, 所以不可能公开讨论。
饶是以冯劫、李由的资历见识,也觉得这着实是一桩大难题, 两人都觉得以现在的国情来说,再起战争, 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一着不慎, 便再度崩盘。
冯劫越想越是发愁, 道:“陛下若这几年便要用兵, 只能是增加赋税,可是天下初定,黔首尚未完全归顺,一旦催逼过甚……”
李由也道:“这还只是粮饷。到时候难免还要征召青壮,送上战场。天下苦于兵事已经太久了。恐怕重燃旧怨……”
总之,两人都觉得短期内用兵,不是明智之举。
胡亥对李由道:“老丞相怎么说?”
这问的是李斯。
因年事已高,李斯得了恩典,平素都在家中颐养。
李由道:“家父说,当今情形,令黔首安定农耕,抚育后代,与民休息。如此二三十载,再言兵事,犹未为晚。”
胡亥沉默不语。
其实何止二三十载,真实历史上,直到过了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之时,中原才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向外扩张——那是三四代人的积累啊!
现在,他想要在几年之内,就做到三四代人的积累才能达到的成就,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由又道:“不过家父也说,陛下行事,自有道理,臣等驽钝,只怕还未领会其中深意。”
胡亥微微一笑,道:“老丞相这话见得明白。”
李由一愣,与冯劫对视一眼。
殿中并无旁人,李由与冯劫乃是心腹重臣。
胡亥踱步殿中,沉吟着徐徐道:“若能联合鲜卑、乌桓,把匈奴打服,自然是最好。然而国情如此,实在不是人力所能成就的,端看天意。”他顿了顿,又道:“朕是要借着征匈奴一事,从诸侯王手中收回部分权力,免得留作祸患。”
这才是重点!
李由与冯劫都敛容静听。
胡亥垂着眼睛,面色平静。
这一盘棋早已在他胸中推演过无数遍。
此刻他把棋路一一道来,解说得清晰明白。
“当初项羽入关,刘邦反出,曾据有咸阳,将皇家园林、湖泽、山野都开放给黔首。这些原本进献宫中之物,既然已为黔首所有,那么朕便不好因一己之私再收回来。”胡亥坐下来,喝了口水润润喉咙。
冯劫趁隙试探道:“陛下是要借着对匈奴用兵一事,以征集粮饷之名,将山河湖泽收归朝廷?”
胡亥赞赏地看了他一眼。
冯劫担忧道:“恐引物议。”
一个“与民争利”的帽子扣上来,可不是那么舒服的。
胡亥闻言一哂,道:“这些资源开放给黔首,便果真能够利于平民么?朕看未必。这是刚刚放开,你再等二年,朕跟你保证,山河湖泽,凡是居有者,都为大富豪大贵族——与普通黔首分毫关系都没有。”
冯劫低头,不得不承认皇帝的远见。
胡亥复又起身,边踱步边道:“这是其一,还有其二。如今诸侯国内,一切官职,都如小朝廷。而诸侯国内的征税,各有体系,等征集之后,只送几分给朝廷。朕对这个‘几分’不满意。况且各诸侯国都有采矿的权力。朕知道淮南王仗着境内的铜矿,只靠铸铜便足够用度,竟然可以连十五什一的税都不征收——封地内的黔首都称赞他,附近的流民也前去归顺。可是细究起来,这铜矿乃是天赐万民之物,却为淮南王一人所有,用以邀买美名。长此以往,其实力增长,必然渐生异心。”
冯劫与李由都明白此种厉害,只听了几句,便都面色沉重起来。
胡亥呆着脸出神了一瞬——便是两千年后,国税与地税之间也是彼此争夺的关系,更何况是此时的朝廷与封国。
若是平白无事,要诸侯王主动吐出口中的利益,那是非得打一仗不可的。
不然——原本好好的二八分,忽然你说八二分就八二分了,凭什么?你拳头最硬么?
胡亥收回思绪,道:“联合攻打匈奴一事,能毕其功于一役,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即便是不能,借着此事,能收拢诸侯国的权力,使盐铁等为中央朝廷专营,也是一桩好事。”
一桩加强中央集权的“好事”。
冯劫与李由都听懂了背后的深意。
冯劫由衷地感叹道:“陛下此举,功在千秋。”
李由担忧道:“然而众诸侯王——能答应么?”
“是啊。”胡亥勾了勾嘴角,目光悠远望着殿外夜空,道:“这事啊,关键是看能不能拿住韩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