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下名将李定国五
孙可望目光看过所有将领,看他们也没有意见,说道:“既然如此,冯双礼,你与龙爷走一趟。”
“是。”冯双礼说道。
这一路军队统领就是冯双礼,龙在田为副,在打下云南之后,龙在田的地位急剧下降,老人家的身体也不是太好。不过龙在田是云南人,又多次出入贵州,可以说是活地图了。
故而孙可望一定要带上他。
孙可望这边有动静。李定国不可能不知道。特别是他收复龙氏之后,即便是明军是一条强龙,但也决计不能瞒得过龙氏这种地头蛇的耳目。
李定国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不惊反喜了。
“终于到了这个时候了。”李定国不知觉的紧紧握拳。
到了而今的时候,李定国也不由的紧张起来。
孙可望在云南总共有二十多万人。留守云南数万,分兵出七星关数万,又分兵走黄草坝数万,而今孙可望在普安城下的人马,不足十万,战兵大概在七八万上下。
这个数字是李定国观察孙可望营地算出来的,或许有些误差,但是武昌不会太多了。
虽然孙可望还占据优势,但是优势已经从数倍,变成了两倍。
而且孙可望的营地,也很有特点。
是因为地势的原因,孙可望的营地没有铺展开来,而是一字排开,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将营地铺展开来。
这也就是说在这个狭长的谷道之中,正合了一句话,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可以说,李定国还没有到达这里的时候,观看这一片地势,就是已经决定了,在这里来一场大战。
他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也是有原因的,在这样的地方,兵力铺展不开,即便是有再多的兵力也只能依次使用,故而兵力多少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兵力的精锐程度,反而非常重要的。
李定国做这个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张轩分给李定国的万余人马,大多都是精锐老卒,决计不比大西军精锐差多少,甚至要比张献忠在的时候,大西军精锐要强多了。
这就是李定国下决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李定国等到现在才发动,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要挫动孙可望的锐气。
孙可望在云南养精蓄锐,气势汹汹的,士气正旺,不想让他们碰碰钉子,恐怕不好应对。而且也想让孙可望分兵,孙可望分兵越多,对李定国越有利。
毕竟,虽然在这样的战场之上,人数并非最重要的因素,但也是相对重要的因素,能消弱一点,就消弱一点。
至于李定国给安坤的一月之期,原因也很简单,李定国估计,一个月之内,他要么能打赢孙可望,如果不决胜,他只能撤军回贵州死守了。
毕竟云南与贵州之间的通道,虽然不多,但也不少。李定国镇守的地方,也并非没有地方可以绕过的。所以一个月之后,安氏的决定,就不重要了。这才有一月之约。
李定国知道事不宜迟,立即召集本部所有将领。说道:“而今的局势,你们也都知道了。南京沦陷,江南为东虏所有,襄阳交战正酣。大将军没有军队来支援我们。”
“但是我们却至关重要。”
“一旦贵州不保,大将军将腹背受敌,大局将毁于一旦,我等都是大将军亲信,一旦大局倾覆。我们家小,却不知道流落于何处?”
“你们也有家在南京的吗?南京之事。你们也都知道了吧。”
李定国此言一出,已经有一些在下面暗暗饮泣了。
不过,张轩所部总体来说,安置在南京的并没有多少。具体大部分,安置在宁波,金华,武昌一带,还有长沙,两广一带,故而定居在南京的人并不是太多的。
但不是太多,并不代表没有。
恰恰相反,南京是国都所在,只有官阶比较高,资历比较老的人,才能留在南京。
所以在李定国眼前的比例并不是太少的。
李定国说道:“天下倾覆,我等死无葬身之地,故而这一战,是生死之战,不仅仅是我等生死,也是大夏的生死存亡。”
“今日之战,不胜则死。”
“我会为先锋,先期入敌营,诸位只需跟在我后面即可。”
“诸位只要跟随我大旗就行了。”
“如何?”
李定国此言之处,反而让下面的人有些不爽,有一人说道:“将军太看不起人?”
“我等都是身经百战,什么样的战事没有见过。将军身为一军之主,怎么能冲在最前面的。”
“我愿意为前锋。”
一人说这个,立即有数人纷纷出列请战。
李定国心中微微一喜,暗道:“军心可用。”
这些人都是张轩多年征战以来最大的财富,也就是张轩的军官团体。
张轩从成军那一刻起,都非常注重军官的培养,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虽然因为他越来越忙,已经很少亲自授课了,但是张轩的亲兵之中,也类似教导队之类的存在。
这大批军官团体。
或许现在还比不上八旗的将领,但是却足以与之想抗衡了。
八旗将领敢做到,带着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冲击数千,万余大军,张轩的下级军官之中,胆色也有毫不逊色的人物。
李定国心中张轩也暗暗叹服,最少张轩培养出来的下级军官的确不错。不过李定国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计划,说道:“我意已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