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亡国之臣,复为亡天下之余
这一场大病,不仅仅是顾炎武从江南一路到长沙,道路艰难,身体透支。还有他见天下形式,明不可复振,永历一些残山剩水,再也没有办法与曹营抗衡了。
这种心丧若死的感觉,才是他大病的原因所在。
不过,还好他撑过去了。
撑过去之后,他也无心投奔永历了,就此回家,隐居家乡昆山之中。
只是与黄宗羲不一样,顾炎武在家乡命犯小人。顾家内部争产,再加上外部有叶家参与。再加上虽然曹营有宽大之意,但依旧将当初起兵对抗之人,打入另册。
故而他们买通的官府,对顾炎武进行打压。
顾炎武不想与之纠缠,就避祸绍兴宁波一带,这一代是前明士子的聚集区,有大批明朝的遗老遗少。如黄宗羲一般,有他们在,官府也不敢拿顾炎武怎么样。
顾炎武与黄宗羲本来就是好朋友。起兵之事,顾炎武也参与其中。
两人痛哭过后,黄宗羲说道:“宁人,而今局面你准备怎么办?”
顾炎武咬着牙说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且,已为亡国之臣,怎再为亡天下之余,如此,百年之后,青史之上,如何心安。”
黄宗羲说道:“宁人想要投奔张轩吗?”
顾炎武说道:“不,谁能对抗鞑子,为江南百姓报此血海深仇,我就投奔他,张轩虽强,但远在湖广,远水解不了近渴,郑成功就在舟山之上,我意去拜见郑成功,请郑将军出兵解救宁波,绍兴两府百姓。以钱塘江为天险,足以令清军不敢南下。”
“好。”黄宗羲说道:“我与宁人一并去吧。”
郑成功在江南士绅之中,名声还相当不错。。
两人自然对郑成功寄以厚望。
只是他们不知道郑成功的现在的处境,是决计不能出兵的。
南京兵败,对郑成功来说是双重打击。第一重是外部的,郑氏损兵折将,大批有陆战经验的士卒将领,死在南京城下。几乎是郑芝龙与郑成功两人建立起了的郑氏陆军体系,就为之一空。
这也罢了,毕竟郑氏的根基就在海上,陆师尽丧,虽然很惨。但是郑氏只是伤筋动骨,挫动元气,但却没有伤到要害,再加上清军一时间也打不到福建,郑氏还有时间恢复。
但是第二重打击,对郑成功本人来说,比第一重打击还重。
那就是郑家内部对郑成功不信任。
出兵南京这一件事情,是郑成功一力主张的,可以看做郑成功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这一把火烧成这样了。其他人,特别是郑彩等人,怎么肯放过郑成功。
连支持郑成功的郑鸿逵的影响力也大大减弱了。一时间郑成功在舟山有一种风雨飘摇的感觉。
而且郑成功的性格之中,缺少服软妥协的一面。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郑成功也不愿意向这些人低头,一时间双方闹得很僵,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而今该怎么做。
郑成功不想如此放弃,而是想以舟山为根基,辐射浙江沿海,支持各地反清斗争,必要的时候可以介入,也可以收揽士绅之心,以待将来之用,但是郑彩一帮人,想直接退回福建,休养生息,保全福建关卡。先离清军远一点再说。
可以说,一大部分郑氏将来,面对清军已经丧胆了。没有再战的勇气了。
双方争论的不可开交,虽然没有火并的意思,但是郑氏内部的分裂,不是一日两日能够解决的。
即便是能解决,郑成功本人也持有限介入,没有与清军争锋的意图。原因很简单,郑氏而今凭借海面上的优势,骚扰一下清军还行,如果与清军再次大战的话,是决计没有这么分实力的。
故而黄宗羲与顾炎武等人上了舟山之后,得到了郑成功的接见,但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就变得王顾左右而言他。
两人都是何等激灵的人,一见这样子,哪里还不明白郑成功的意思。等回来之后,自然觉得,在舟山久留无益,纵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也要求一求远水了。
只是想从舟山到湖北,虽然是水道相通,而且清军在南京也有建立水师的计划,但是清军水师的实力,想要截断长江,还是相当困难的。故而只有机灵一点,偷渡到武昌,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黄宗羲与顾炎武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随即打听到而今有一人,正准备去武昌,这个人就是王进才。
王进才是一个老兵油子,在战场之上百战余生,对危险的感知,再敏锐不过了,他又在枢密院之中任职,枢密院是大夏军情汇总之地,王进才想知道什么,没有他打听不到的。
当知道清军渡江的时候,王进才就知道不妙,而且清军围城的时候,王进才就知道,南京失陷已经是必然了。
他第一个想法,就是逃出南京城。
王进才的本性如此,他是决计不会殉死的那一种人,在战场之上,生生死死见多,反而越发怕死起来。他第一个想法,投奔罗玉娇。毕竟罗玉娇是张轩势力在南京的主心骨。
但是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因很简单,王进才并不是当初的统兵大将了,他身边侍卫不过十几个人而已,而罗玉娇的身份在,在罗玉娇身边目标太大,想要杀出去,必定历经艰险重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