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针对纽约的炮击持续到了十一月十一日。
其中,针对曼哈顿岛的炮击行动在十一月六日结束。期间,第四舰队与火力支援舰队总共向曼哈顿岛投掷了二十一万七千余吨炮弹,将这座面积不到六十平方公里的小岛反反复服轰炸了数番。重点炮击区域集中在了岛屿的南端,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弹药投掷在了这片不到二十平方公里的地域之内。
炮击结束的时候,曼哈顿岛上的那些摩天大厦全都不见了踪影。
比如,拥有一百零二层,屋顶距离地面三百八十一米,在六十三年(31年)建成的时候,曾经是世界上第一高楼,让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帝国大厦就只剩下了半截残破不全的墙体。当时,这座大厦至少挨了一百多枚大口径炮弹,距离地面八十米以上部位被炸得粉碎。在十一月四日的时候,第四舰队的四艘战列舰用了五轮齐射,总共消耗了一百八十枚四百五十毫米高爆弹与半穿甲弹,最终将这栋大楼彻底摧毁。
战争结束后,新成立的美国政府在帝国大厦的遗址上兴建了一座战争博物馆。
至今,帝国大厦的残骸仍然静静的躺在玻璃地板的下面,警告着平均每年上百万名的游客,让世人知道战争的残酷性与毁灭性。
比起建筑物,人的性命在这几天中显得更加的脆弱。
炮击开始的时候,曼哈顿岛上至少有二百七十万居民,且主要集中在岛屿的南端,也就是最繁华的地区。
据美国政府的相关记录,负责废墟清理工作的人员一共找到了二十七万六千余具尸体,其中可以辨明身份的就有二十一万多具。另外,还有十八万九千余人失踪,后来只找到了不到一万人,另外近十八万人至今下落不明。因为美国的救援队伍在十一月二十日才到达,结果导致至少八万余名伤残人员在得不到及时救治的情况下死亡,另外还有近四万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死亡。到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美国军队在哈得孙河上架起了第一座浮桥的那一天,能够活着,并且自行走出曼哈顿岛的平民只有一百六十余万。而且这些人都在及时的规避到了岛屿的北面,不然他们的结局将悲惨得多。
可以说,如果不是舰队没有重点炮击岛屿北面,伤亡数字肯定会高得多!
战后,上千名参加了这次作战行动的帝国海军官兵组织了一个“慈善救助协会”,专门向那些在这场炮击中失去了亲人的孤儿提供帮助,另外还有数百名帝国海军军人收养了纽约的孤儿。也许,这是帝国军人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吧。
后来,美国政府在曼哈顿岛西岸,沿着哈得孙河修建了一条长达五公里的绿阴长廊,并且在长廊的右墙上刻上了所有在这场炮击中丧生的平民姓名。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刻在这条长廊上的名字就多达三十八万个!
恐怕,在整个人类的战争史上,再也找不到仅仅在几天之内,就导致数十万人丧命,数十万人伤残,上百万人无家可归的战例了。也正是如此,“纽约大惨案”也被记入了人类的战争史,并且成为了警示后人的教材。
因为曼哈顿岛遭到的打击过于惨烈,所以很多人忽略了附近地区遭到的毁灭性打击。
十一月七日,第二批次的八艘“海军元帅”级战列舰,以及补充给第四舰队的十三艘巡洋舰,二十六艘驱逐舰到达战场。
同日,舰队的炮火转移到了长岛与斯塔腾岛。
因为在此之前这二座岛屿上的城区已经遭到了零星的炮击,且发生在隔岸的残局具有非常明显的警告作用,所以居住在这二座岛屿上的民众早已疏散到了郊区,或者躲避到了舰队打击范围之外的地方。
持续到十一日的炮击只导致不到一万人死亡。
当然,建筑物与财产的损失也非常巨大,不比曼哈顿岛差多少。
炮击结束的当天,“陈渊洋”号等四艘战列舰,运送黄金的登陆舰,以及随行的七艘巡洋舰与六艘驱逐舰脱离了编队,跟随返航的第三支后勤保障舰队一同出发了。
实力再次加强的第四舰队并没有停下步伐。
十二日下午,舰队到达了罗得岛州南部海域,仅用了一个小时就摧毁了该州首辅普罗维登斯。
十三日夜间,舰队到达马萨诸塞湾。
这次,舰队打击的对象正是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
作为美国东北地区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港口,以及重要的工业与造船中心,波士顿一直列在打击对象的前列。
炮击从十四日凌晨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二十日上午。
十艘战列舰,四十艘大型巡洋舰,二十二艘火力支援舰,三十七艘通用巡洋舰,以及四十八艘驱逐舰总共向波士顿投掷了十一万七千吨的炮弹,并且在六天之内,彻底摧毁了波士顿。
当时,重点炮击的对象是港区,而不是居民区。
根据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情报,从英国逃到美国的那几艘战列舰中,有二艘在波士顿进行维修与进一步建造。另外,还有一艘美国的战列舰正在这里建造。同时,波士顿至少有二家造船厂在批量生产小型舰艇。因此,摧毁港区,特别是造船工厂是当务之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