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以东,永兴军路行营大帐,四十出头、文儒气息浓厚的中年人拿着京城送来的消息看后怒斥。他便是当今第一号封疆大吏,京兆府知府、兼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陶节夫。
“经略相公请息怒,为何事发愁?”一个年轻的心腹道。
陶节夫道:“大名府发生大事,辽人堂而皇之的介入。虽然老夫还不知内幕,但以经验看种师道这次要栽。老种这龟儿子戾气太重,早前不听老夫劝说,注定要背负黑锅的。赵挺之这厮或许还有挣扎余地,但刘中书气数快尽了,听说上次他身为同知枢密院事却不知西北军情,惹恼了官家。”
“时值我西北兵事顺利,同知枢密院事的职位会从西北产生。种师道是武臣也是用来背黑锅的,那么就剩下老夫和童贯那个阉人。”
顿了顿陶节夫喃喃道,“但种师道一事上高家没帮腔,老夫回京的事他们也没有出力,妈的两个姓高的祸害蠢材,局势都不会看,真让童贯那阉人回朝,拒绝了和蔡京结盟的高家他怎么混?此时不为老夫出力还等什么?等童贯那个棒槌回去做枢密副使?”
心腹抱拳道:“高家应该能看懂朝局,只是他高家父子就那德行,不收钱是打死也不办事的。要不相公筹备些财力,末将带上亲自走一趟京城,听说张商英就是被高俅这样弄回去的。”
陶节夫苦笑道:“张商英那傻子自来家财丰厚,然则老夫上哪找彩礼送那奸臣父子?”
“经略相公不是有一副吴道子的丹青手迹?”心腹问道。
陶节夫一副英雄气短的模样,却最终也点头了……
喜欢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请大家收藏:(www.dushuwan.com)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88读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