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除了这一句粗口以外,兵器架这边是什么动静都没有,所有人都看傻了。
目瞪口呆。
反倒是那边正在练习最后大结局的群战戏,和几个武指在套招模仿战阵拼杀之术的雷加音、张驿几个人附近,几个武指发出了一声声“卧槽”的动静。
看着那被捅出去的假人……甚至有人已经下意识的摸到了自己的心口。
这特么要是真被扎一下……要死人的吧?
桑林也同样看傻了。
就这么直勾勾的盯着在那气喘吁吁调整呼吸的杨蜜,脑子里一片空白。
就剩下了一个反应。
这人……我能指导?
我能?
我……配?
大哥,你开什么国际玩笑。
人家这腰马,人家这基本功……
我教的了?
我凭啥教啊。
她教我还差不多。
这咋办?
因为张振比杨蜜提前来了一天,在第一天的时候,桑林就和张振交流了一下……虽然那会儿导演只是给了个刀法的动作指示,并没有拳脚和枪术。但俩人在碰面的时候,也来练功室里看了下。
张振会啥,桑林心里有底。
可眼下呢?
就凭这两招,张振不得被打出屎来?
他正琢磨着,就听杨蜜说道:
“我会的枪术其实就这几样,套路什么的我真不熟,就三点,拦、拿、扎。师父的原话是枪术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把基本功练好,别让别人近你的身就行。这套枪法其实就是岳武穆十三枪里的基本构成,四面八方、中间一点。十二点、十三面。所以比较强调空间感。并且,岳武穆十三枪毕竟是脱胎于战阵枪术嘛,所以花里胡哨的东西基本看不到。”
一边说,已经调节好呼吸的她微微耸肩,问道:
“行吗?”
行吗?
桑林心说您老人家还用问?
可特么太行了啊。
或许枪术他不行,但作为专业的武指、动作导演,在看到这回马枪的刹那,他脑子里就已经构建出了一套最后以丁白缨回马枪一举定胜负的套路来。
不过……
“您得试试小花枪。或者……至少得试试长枪,杆子的话,这动作不太好设计。”
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惊讶,开口说道。
听到这话,杨蜜点点头:
“那我用长枪吧,花枪不适合丁白缨。”
“啊?……为什么?我觉得花枪反倒更好操控,更合适这场面。”
见导演有异议,杨蜜自然要表达出来自己的观点。
于是,手里提着杆子放回兵器架,拿起了一杆对她而言负担更轻松的包头棍后,继续说道:
“你想啊,丁白缨出身军伍,修的是倭刀术,是戚家军之后。和陆文昭是同门师兄妹,而他们俩脱胎于军阵……军阵和武林的枪术是有区别的。武林中的老话说:拳成兵器,就莫习刀枪。也有人说要先练拳脚、再练刀枪,拳为百艺之基。
其实这两点的意思都讲的很清楚,说白了,兵器就是拳脚的延伸。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话自然没错,但你想啊,放到军中,其实并不合适。因为军人要求的是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要求的招数全都是简单、高效、一击必杀。最重要的是,修习的时间要快,要速成。
谁会给你在前期那么长的时间先练习拳脚?岳武穆十三枪的总纲里就有这么一句话,叫:枪锋既出,不可善退。所以,十三枪才有别于其他枪法,不存在那么多花招,讲究左拦右拿,迅猛速疾。
我觉得丁白缨应该是这种类型,哪怕是一介女儿身,但她的所有招数,追求的都应该是一种极致的杀伤。你要用小花枪的意思我了解,那样打起来会很好看。但她能一刀斩断沈炼的刀,本身就说明她的风格就不存在什么花哨。想用枪来,可以,但绝对不能打的那么花哨、越好看,越浪费时间。
所以我觉得最好是“啪!”的一下,可能观众还没反应过来,胜负生死已经分出来了。”
手里攥着一根略短的包头棍,杨蜜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接着再次摆摆手:
“至于拳脚,老实说,更是没必要。纵观全剧,沈炼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小卒子,逆不得天下大势不错,但他并非是那种自尊心极度脆弱的人。一场胜负,只是把他卷入到了一场阴谋里,他后面拿出真正的绣春刀不也代表着他并没有气馁嘛。所谓的打碎自尊心的打斗……略显拖沓了。不好。”
她说这话倒不是出自所谓的“不想加戏”。
导演在剧组自然有权利增加或者减少戏份的。或者说,整个故事的把控,都是他和制片人的决定。
演员们可以说出对角色或者对戏里某些片段的理解,但却无权替导演做决定。
而她现在做的就是这件事。
丁白缨是什么样的人,在她心里已经有了一张非常立体的面具脸。
模板流嘛。
用的时候,往脸上一扣就完事了。
突出一个神格面具。
但,如何雕刻、塑造这张面具,却只能她自己来。
雕刻出来后,在开拍时,根据导演的不同要求来调整。
但作为雕刻人,她肯定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的。
这话说给桑林听,同时在遇到陆阳后,也要说给他听。
刀、枪、拳,打三场?
不现实。
太拖沓了。
也太刻意了。
充满了匠气。
至于陆阳会不会同意,杨蜜也不知道。
还是那句话,演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采用不采用,那要看导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