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项目计划书
办公室里,赵国良正在电脑上完善着Excel表格。
之前财务科那边请求帮忙之后,赵国良顺手帮忙整理了几个表格。
这些表格和财务科给的部分数据打印出来之后,Excel就能直接把账目的计算结果呈现出来。
相比手工记账,这种方法方便多了。
可惜,财务科那边还没有人能熟练运用电脑,否则自己编制几个账目的运行公式,会更加方便。
赵国良这这台电脑上忙活的时候,旁边一台电脑则是赵刚、杨明广一起学习。
最近几天,他们俩渐渐将CAD的基本命令都掌握了。
虽说直接上手画图还不够熟练,但是帮忙做一些图纸复查、审核的事情,那是没什么问题了。
赵国良琢磨着,等他们的水平再提高一些,自己也能腾出手来做其他工作了。
是的,上次被夏厂长拉去在厂里遛弯之后,赵国良又接到了一个新任务。
这个新任务,就是尝试着涉入摩托车行业。
赵国良当日和夏厂长说的很明确,摩托车目前是市场上的朝阳行业,利润回报相当丰厚。
做,是一定能做的。
但是高利润行业,相对应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涉足这一行,不但要面对重骑集团这样的资深、甚至行业龙头的挤压,还要面对夏兰集团这样“后起之秀”的竞争。
竞争的压力,那是不言而喻的。
不仅如此,未来产品出来之后,推广也是一个大问题。
重骑集团这些老牌企业在全国中小城市已经形成了规模的销售体系,一时间肯定没法儿追;
即便是夏兰集团这样新入场的企业,因为其超高的知名度,在销售渠道上也占据着绝对优势。
赵国良一份详细的分析之后,夏长春却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按照夏厂长的说法,自家向阳机械厂规模是小了点,但这些年基本没有负债,可说是轻装上阵。
就算搞摩托车最后没能赚到钱,也是承受得起的。
而摩托车这个行业的高利润回报,很值得赌一把。
赵国良之前还真没看出夏厂长有这样的魄力,这次算是被对方震惊了一把。
既然有了决定,赵国良这个“利器”夏厂长肯定是要用起来了。
这不,赵国良手头就有一个写项目计划书的任务。
按照夏厂长的说法,下个月初的中干会议上,就要讨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眼下距离开会的那一天,只有不到一周时间,留给赵国良的时间真不多了。
其实对赵国良来说,搞定这么个简单的项目计划书根本不是难事儿。
只是有很多东西,他不知道应不应该写在计划书里。
比如说自己对未来摩托车产业的看法,以及厂里入场摩托车这个行业之后可能遇到的难题。
不过有一点赵国良是很欣慰的,那就是对夏厂长的新发现。
很明显,夏长春不是那种故步自封的领导干部,他有魄力有能力,也有一定的眼光。
虽然对技术的了解上,夏厂长可能欠缺一些,但这个并不重要。
赵国良之前自己创办了九里机械厂之后,心中琢磨过的项目中,就有摩托车这一项。
之所以没有成行,一个是资金问题不好解决。
还有一点,就是摩托车发动机的采购,在九十年代初是比较困难的。
很多时候,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
但是这事儿放在向阳机械厂这边,就不会有什么桎梏。
原因很简单,向阳机械厂目前还属于市机械电子工业局领导,算半个“国字号”企业。
即便后面集体改成股份制,这份渊源也是一直在的。
有这份渊源,厂里外购发动机会很容易。
至于销售渠道的事儿,赵国良倒是没怎么担心过。
前世他自己就是靠这个起家的,营销这种事儿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相比营销,更重要的还是产品的质量。
就好像前世某知名酒类企业,因为出色的营销手段,曾红极一时。
但是产品质量太过平庸,只红了一年半载,就被市场和消费者弃若敝履。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赵国良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既然夏厂长决定了要搞摩托车,那自己就全力以赴帮他。
虽说向阳机械厂相比强大的竞争对手有不少劣势,但赵国良相信只要把好产品质量这一关,最后的结果总差不到哪里去。
“叮铃铃”的电话声音响起,打断了赵国良的思绪。
“喂,你好~向阳机械厂技术科。”
电话那端,夏长春的声音响起:“国良,我是夏长春,你现在来我办公室一趟,有点事情和你商量一下。”
“呃,好的,夏厂长,我这就过来。”
搁下电话,赵国良和赵刚、杨明广交代了一声,很快起身离去。
上了三楼,还没走到厂长办公室,赵国良就听到里面的议论声。
“老夏,广陵那边和咱们宁州市一向不对付,这次的会议怕是‘宴无好宴’啊……”
赵国良听了个一鳞半爪,心说:广陵市要开什么重要会议吗?之前还真没印象。
他这边暗暗琢磨的时候,已经到了厂长办公室门口。
“国良,直接进来,门没关~”
里面夏长春的声音很快传来。
赵国良推开门进去,就发现里面“三巨头”都坐着呢。
“夏厂长、若旺书记、梁厂长`”
赵国良和三位厂领导打了招呼,心说会是什么事儿呢?
“国良,坐~”
见赵国良进来,毛若旺就笑眯眯地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
另一边夏长春、梁国平二人对此都没什么感觉,仿佛默认了赵国良就该坐这个位置。
“国良,叫你上来有两件事情。”
夏长春将烟头掐灭,直接进入正题,“第一件事,广陵市机械电子工业局下月10号召开全市机械企业座谈会,我们向阳机械厂也在受邀之列。这次会议每个单位有三个名额,我和若旺书记、老梁商量了一下,由老梁在家里照看着,我们三个一起去参加会议。”
不管什么时候,三个厂领导肯定要有一个留在家里,这个赵国良是理解的。
只是,自己这手头工作可不少,夏厂长、若旺书记应该知道啊?
怎么这种没什么意义的会议,会让自己跟着一起呢?
喜欢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请大家收藏:(www.dushuwan.com)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88读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