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问计
“广交会”第一天,向阳机械厂就迎来了一个开门红。
除了“闽南锦程”韩总的五十辆订单之外,后续还有几家经销商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这些经销商的决断力方面没那么强,更多想观望一二。
最终在赵国良的“推荐攻势”之下,又达成了三笔订单,总数刚好也是五十。
也就是说,仅仅一天的时间,向阳机械厂的“向阳70”足足卖出去了一百辆。
这个数字,不仅让夏兰集团的人瞠目结舌,就是从事摩托车有些年头的临海集团也是自叹弗如。
晚上,赵国良正在丽晶大酒店餐厅和林志浩、肖进用餐的时候,蒋光北、郑光明、陆一鸣三人联袂而来。
看到这三位,赵国良连忙起身相迎。
“国良老弟,在开庆功宴呢!?”
看着三人餐桌上简单的自助餐,郑光明嘴上调侃着,心中却嗟叹不已。
这个赵国良不仅是能力突出,这份沉稳的性子也是其他年轻人所不具备的。
即便是换做自己,今天展会有这样销售成绩,也会带着手下好好搓一顿吧。
可人家国良老弟,依旧只是简单地自助餐就解决了,这也太沉得住气了。
林志浩、肖进二人颇有眼力见识,知道这三位大佬找赵部长肯定有事情要谈,很快就借故离开。
重新落座之后,赵国良就向三人推荐:“蒋局长、陆总、郑总,吃过晚饭不要紧,可以来点小吃我们边吃边聊。这家酒店的肠粉很出名,你们都试一试。”
说完这话,赵国良很快招手叫来了服务员。
多点了一壶龙井,两份肠粉,赵国良重新面向三位老大哥。
虽然大概猜到了郑光明、陆一鸣的来意,但赵国良并不能确定,只能等蒋局长先开口。
蒋光北是机械电子工业局的领导,算是三家企业的中间人,这起头的事儿他当然是义不容辞。
果不其然,先开声的正是蒋局长。
感觉到三人好像目光都在期待着自己,蒋光北咳嗽一声,打开了话匣子。
“国良,今天这展会第一天,你们向阳机械厂就一举拿下了一百辆的订单,这个成绩真是让人喜出望外啊!”
赵国良笑了笑,解释道:“还行吧,主要还是韩总的第一个订单带来了一些广告效应。后面几个经销商采购的量,其实都不大。但是积少成多,所以才能有这个数字。”
他这番总结完全符合事实,也是自己的心里话。
毕竟大家都是宁州市的企业,彼此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赵国良当然不会故意矜持什么。
听了他这个陈述,郑光明就赞同地点了点头。
确实,向阳机械厂今天能拿下一百辆的订单虽然让人意外,但是在“闽南锦程”那位韩总的大手笔订单之后,其实后面的成绩已经能够预见。
那可是五十万的大订单,都惊动了“广交会”组委会的,所带来的广告效应绝对不能低估。
这要是换了自家夏兰集团拿下这五十辆订单,后续的销售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了,郑光明不是在找借口。
他知道,人家赵国良能拿下韩宝进那五十万的大订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是真正靠自己的专业性打动了对方。
当时的情况郑光明都看在眼里,他心里很清楚——换了自己的人上去,铁定没戏。
至于向阳机械厂后面零敲碎打拿下的另外五十辆订单,那也都是靠真本事,是人家精心准备的结果。
别的不说,就人家打印出来的技术参数表,能给每个来参观的经销商人手一张,这一点就轻松将自家夏兰集团比了下去。
展会结束之后,郑光明立刻将手下二十多个人拉回东方宾馆开总结会。
会上,郑光明重新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让手下人在展会期间多用心、多想办法、多向别人学习。
这还不够,开完会之后,郑光明还想拉着蒋光北找一下赵国良,向他取取经。
在去蒋局长那边的时候,正好又碰上了陆一鸣。
向阳机械厂上午造成的轰动,陆一鸣和临海集团的人也都已经知道了,他也很想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一拍而和,就一起找上门来。
赵国良大概总结了一下今天的成绩,抬头看向郑光明。
“说起来,还要多谢郑总腾出了一块地方给咱们向阳机械厂。否则的话,咱们连个放摩托车的地方都没有。”
赵国良这番感激的话言出至诚,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
郑光明闻言,却有些脸红。
他轻轻摆了摆手:“国良老弟,大家都是宁州市出来的企业,帮这点忙是应该的。只是,老弟你今天取得的‘战绩’太过惊人,真是让我和陆总惭愧啊!”
陆一鸣微笑着附和道:“是啊,国良老弟你们向阳机械厂这亮眼的成绩,让人相形见绌。接下来这第一阶段的展会还有四天时间,你可得帮我们两家也出出主意、指点指点才好。怎么说,咱们也是同一个市的兄弟企业嘛。是吧,蒋局长?”
蒋光北唔了一声,连连点头“对对对,大家是一起过来的,肯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三位大佬同时发话求计,赵国良当然不会推脱。
他沉吟片刻,这才开声道:“郑总、陆总,‘广交会’我们向阳机械厂是第一次参加,今天拿到的几个订单,其实更多是运气成分,指点肯定是谈不上的……我就大概说说我的想法吧,有用没用的,二位可不能怪我。”
见他肯出主意,郑光明、陆一鸣那还有什么说的,都是应声不已。
“夏兰集团、临海集团今天展览的情况我都看到了,准备工作应该说是很充分的。”
赵国良说,“不过,在和客户沟通上,我个人感觉缺乏了一些针对性,太高大上了。说句通俗的,就是不接地气。”
郑光明闻言,顿时来了精神:“不接地气,这话怎么说?”
赵国良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道:“就拿夏兰集团来说吧,我今天注意观察了一下,贵公司的推销人员在接待客户的时候往往喜欢先讲一遍夏兰集团的发展史、取得的辉煌成绩,但具体对产品的优劣却说得比较笼统。这样高高在上的推销方式,有时候会让客户产生距离感。”
“其实夏兰集团的牌子这么大,去你们展台参观的客商基本都知道。他们更关注的,是你们的产品。比如说,比起国内外同类型产品具体的优势在哪里?是在价格上呢,还是质量上。如果接下来几天贵公司的推销员在介绍的时候能多说说这方面的东西,我想情况可能会更好一些……”
稍微缓和了一下语气,赵国良笑了笑:“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对。”
喜欢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请大家收藏:(www.dushuwan.com)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88读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