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猎头?
赵国良和同事们正在吃早饭的时候,宁晓梅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了餐厅。
一眼看到赵国良,她就笑着朝那边挥了挥手。
廖前进、乔虎林昨天都听说了这位宁总的事儿,知道她是赵国良的好友。
但是对方这么年轻,二人却是没想到。
宁晓梅很快走了过来,身边有吃好的同事连忙给她让座。
赵国良给她介绍了一下廖部长、乔部长,就笑着问:“怎么样,开幕式不打算去了?”
宁晓梅摇了摇头道:“不去了,我得去火车站接我们厂的人。”
宁晓梅这次因为来得匆忙,厂里的展览商品和她本人是分开来羊城的。
她昨天晚上先到,今天自己要去接后来的部下和展览品。
好在上午的开幕式也没什么内容,她的展品到了之后,应该还来得及布置。
赵国良其实对第一天的开幕式也没多大兴趣,不过这次他们向阳机械厂的主打的全地形是出口产品,提前去展览现场看看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老外对咱们国内这种气势恢宏的开幕式,基本都是感兴趣的。
赵国良和宁晓梅聊着的时候,廖前进、乔虎林等人就识趣地先离开了。
看着这些人的背影,宁晓梅不禁抿嘴一笑。
“笑什么呢,这么开心?”
赵国良斜睨了她一眼道。
“我敢说,你们厂这些人肯定会错意了,误会了我们的关系。”
听了宁晓梅的判断,赵国良也不禁莞尔。
这个年纪和自己相仿的女孩子不仅胆大,心还很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特点也是成为一个优秀创业者的必备条件。
显然,宁晓梅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聊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差不多,宁晓梅爽利地起身告辞:“拜拜,我先去火车站了。回头等我的人来了,我把你这个大股东引荐给他们。”
“大股东?”
赵国良愣了一下。
“你是我这北城农林机械厂的创始人之一,技术入股的,我一早和你说了啊!”
宁晓梅轻笑着摆摆手,转身而去。
确实之前宁晓梅想要创业的时候,赵国良出过不少主意,她也开玩笑地表示企业真办起来算他一份儿。
可赵国良没想到的时候,这姑娘竟然说到做到,真给自己留了股份。
想到自己以后要看顾的事儿又多了一桩,赵国良不禁摇头叹了口气。
……
“下面我宣布,广交会秋季展正式开幕!”
广交会展厅内,随着领导一声发令,会馆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站在台下的赵国良笑意盎然地和大家一起鼓掌,目光则不时落在周边三三两两聚集的老外身上。
这些年,随着广交会越办越好,前来参展的外国厂商越来越多。
连带着,来参加的老外也多了起来。
其中有一部分,在感受到羊城的魅力之后,甚至就在这儿租了办公地常住了。
羊城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不是偶然的。
赵国良暗暗琢磨的时候,廖前进就凑到他耳边问询。
“国良,展览已经开始,咱们先去展区那边了?”
赵国良应了一声,点头道:“廖部长,你和乔部长先过去,我在这边碰碰运气,看能不能碰到客户。”
廖前进知道赵国良的英文水平,更知道他与人沟通的能力,自然放一百二十个心。
“成,那国良你先忙着,我们过去守好自己的阵地。”
听廖前进这位老领导把展区当成阵地,赵国良就有些好笑。
不过,这也说明老领导对这次展览的重视。
刚刚廖前进、乔虎林二人陪自己来看开幕式的时候,展区那边赵刚、杨明广、林志浩等人已经在守着了,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廖前进不放心,要赶回去坐镇自是更好。
送走了廖前进、乔虎林,赵国良开始在这个一号展厅里转悠。
他转悠的方向,通常有几个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
正努力收集信息的时候,赵国良就听到一阵蹩脚的普通话。
“小张,我跟你说,这次广交会是我们很好的机会。这里的参展厂商足有数万家,只要咱们找到一家合适的沙滩车生产商,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可咱们这边并没有沙滩车市场啊?想找到一家太难了。”
另一个声音疑惑道。
“嗨,国内没有沙滩车企业这个咱们不早就知道了?但国内没有,国外肯定有啊。这两年沙滩车在北美市场卖得那么好,肯定有新入场的企业要借这次展览打出名堂。咱们的工作,就是尽快找到这样的企业,回去好交差……”
顺着对话声,赵国良很快找到了两个人。
说话的这两位,个子都不高,其中年纪稍大一点的穿着得体,西装革履的,乍一看上去好像成功人士。
可赵国良的眼光何等锐利,一眼就看出他的西装都是杂牌货。
倒是另一个年轻一点的,穿着比较朴素,看着倒是像做事的人。
“行了,开幕式搞定,我先回宾馆那边休息一会儿。”
穿西装的那位拍了拍同伴的肩膀,交代道:“小张,今天第一天开幕,很多知名厂商肯定还没到场。你愿意的话,就在这里多转一会儿、碰碰运气,不愿意的话早点回来。”
“嗯,我知道了。”
小张答应一声,目送着前辈颠颠地出了展厅。
他正打算去其他展厅转转,赵国良不知道什么时候拦在了他的去路上。
“呃,不好意思~”
小张抬眼看了看赵国良,就要从他身侧绕过去。
赵国良好不容易找到了人,哪能让人轻易跑了。
他笑着伸出手,道:“这位兄弟,刚刚不小心听到了你和同伴的对话……好像你们要找沙滩车经销商?”
小张愣了一下,警惕地看向赵国良:“你是什么人?”
赵国良哑然失笑道:“放心吧,兄弟,我和你们不是同行,我是生产商。”
是的,赵国良从刚刚二人的对话中,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身份——专门在国际贸易中传递消息,帮忙联系的中间人。通俗点讲,就是后来的猎头。
这类人利用国内外信息不对等的便利,给一些经销商、生产商提供信息服务。
本来赵国良以为这类似猎头的职业,得等到千禧年之后才会渐渐出现,没想到现在就碰上了一个。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喜欢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请大家收藏:(www.dushuwan.com)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88读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