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大众要买断专利?
龙腾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赵国良正在和人通着电话。
电话是老师宁中远打过来的,这让赵国良有些疑惑。
东大那边,过了元旦之后就已经正式放假了。
学业上,赵国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他负责带队的那个项目,帮助松江大众解决了一些车辆的隐患,他本人也获得了很多好评。
不过,老师只说了两句话,赵国良就立刻明白过来。
原来老师这个电话打过来和他的学业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给他报喜来了。
之前他基于桑塔纳车型申请的那款实用新型专利已经正式认证成功。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这款名为“档位检测结构”的专利,将可以实行全面推广。
任何人或者企业想要模仿或是借用这个结构,都要花钱购买。
这对赵国良来说,无疑是个不错的消息。
他是这个专利的发明者、实际申请人。
虽说申请者名单上,他带上了张雪涛、秦云惜等人。
但是申请之前,张雪涛、秦云惜他们就都表示过了,这个专利的收入他们绝不会拿。
原因很简单:这个专利完全是人家赵国良一个人搞出来的,把你们的名字加上去是给你们蹭的机会,以后求职简历会好看一些。
谁要是得陇望蜀,还想着专利费也分到一点,那就太说不过去。
至于宁中远,同样作为本专利的“指导老师”,被递交了上去。
作为赵国良的导师,他就更不可能和自己的学生争利咯。
今天这个电话打过来,无疑表达了老师对这件事情的欣慰。
赵国良作为过来人,很了解老师他们这个知识分子的想法。
学生能做出一番成绩,老师们是最开心的,也倍儿有面子。
像二十多年后那些剥削自己学生劳动力,甚至剽窃学生学术成果的导师,这个年代是极为罕见的。
“对了,国良。松江大众那边和我通话的时候提了一嘴,好像大众总部对你这款专利十分感兴趣,想出资买断。关于这个问题,我让他们后续直接找你谈了。估计年前应该,松江大众那边会和你联系。”
听着老师的转述,赵国良倒不怎么意外。
自己这个关于档位检测结构的专利,其实在大众集团的很多车型上都适用,不仅限于桑塔纳这款车型。
这种情况下,直接买断自己这个专利,要比拿下使用权更为有利。
因为那样的话,可能大众集团每一款车型都要给一笔使用费,不如直接买断专利呢。
至于这款专利要不要出售给第三方,赵国良觉得大可不必。
一来,其他公司的档位设计和大众集团并不一致,这项改动能不能用上很难说。
再者,即便这项专利在其他公司的车子上也能用上,但自己和这些公司之前并没有合作,人家也不可能开一个比较高的价格。
相比之下,自己和松江大众还算合作愉快,而且自己也知道大众集团未来在国内的走势。
至少在二十五年之内,大众车子国内占有量第一的位置是很稳固的。
这次稍微让点利给他们,未来大家合作的机会也会更多。
心中暗暗琢磨的时候,老师的声音接着响起。
“国良,过完年之后得空来家里坐坐。你师母说,要给你做红烧肉呢。”
师母做的红烧肉是一绝,赵国良之前吃过一次赞不绝口。
听了老师的嘱咐,他连连点头答应道:“好的,老师。下学期开学之前我肯定要过去一趟。到时候,我叫上师姐一起,给老师和师母拜年。”
赵国良和王倩妮合作的游艇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的两轮考察。
目前来说,只差资金了。
这段时间,王倩妮在冰城除了筹钱也没什么事情可忙活的。
正好赵国良也比较闲,就约了师姐过年期间来宁州市一起谋划谋划。
他们俩都凑到一起了,当然要去老师那边拜个年,走访一下。
说不定筹措资金的事儿,老师还能帮到忙呢。
两个学生都要来给自己拜年,宁中远当然是一百二十个愿意。
电话中,他乐呵呵地表示道:“好,你们一起来更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啊!”
结束了和老师的通话,赵国良这才重新坐回到老板椅上。
说起来,自己的研究生已经读到第二年了。
老师因为对自己十分认可,早就将自己这个硕士研究生转成了硕博连读。
这对赵国良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
他读研究生也不是为了那张文凭,主要还是了解一下这个年代机械行业的情况。
另外,顺便还能挖几个人才,去充实自己的企业。
目前龙腾公司这边,就有两三个是自己从东大招揽过来的。
大家都是校友,算是知根知底,用人方面也更顺手一些。
老板椅上坐了一会儿,赵国良忍不住想起了专利转让的事儿。
“档位检测装置这个专利卖多少钱合适呢?”
关于这件事情,赵国良也没有一个太清晰的答案。
按照他原来的想法,只是专利授予权的话,应该卖不了多少钱。
估摸着二十万,也已经到极限了。
但是如果是买断的话,这个数字就肯定不够了。
一百万,两百万?
想了几个数字,赵国良都觉得好像不太靠谱。
他摇了摇头,心说:反正大众集团那边已经介入了,到时候让他们出价好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赵国良自然不再纠结。
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赵国良抬头道:“请进!”
门推开之后,侯勇、杨晴梅、吴超三人依次走了进来。
“赵总~”
三人异口同声道。
“唔,你们过来了。坐,都坐。”
今天上午赵国良约了这三位重要人物开会,这会儿时间已经到了。
将三人让到旁边的会客区,赵国良也拿着一个茶杯走了过来。
看着这位年轻的赵总慢慢踱步走到自己身边,吴超心情是有些激动的。
厂里的年终奖虽然还没有发下来,但中干们大概拿多少钱,这个是已经有定论了。
按照资产财务中心给出的数字,中干平均年终奖是五万。
这个数字,是吴超之前完全没想到的。
要知道,眼下一般企业工人的年收入——工资奖金全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四五千块。
即便是中层干部,也就能拿个一万出头。
年终奖直接五万,这实在太夸张了。
像吴超的同学,目前毕业一年之后的收入高的也就是一万多,达到两万的几乎没有。
他平时工资、奖金就不少,加上这丰厚的年终奖,直接比同学们的收入高了三四倍。
吴超虽说不是那种特别在乎钱的年轻人,但这么高的收入,他又怎么可能不振奋?
喜欢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请大家收藏:(www.dushuwan.com)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88读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