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永安城内到处人心惶惶,各处街巷皆贴出告示,令全部民众尽弃辎重,只携带金银细软,即刻动身南行。
却说那带队军校名叫雷斌,人送外号虎头雷,素来雷厉风行,指派五千甲士,把住各个要道隘口,有混乱拥堵者,当场斩杀。
永安城百姓按照居住区域,化为三队,分东、西、南三队出城,城南大户薛家,十三辆大车将南门堵的死死的,百姓怨声载道,队伍迟疑不进。
军校雷斌闻听大怒,催马赶往南门,一刀将那薛大老板连肩带头劈于马下,三百军校蜂拥上前,顷刻间将他那十几辆大车拆的粉碎。
军校雷斌晃一晃手中血淋淋的大刀,横刀立马于城门前,怒道:“将军已经贴出告文,有阻碍停滞者,杀无赦,自此刻起,三日后,还有滞留永安城者,当街斩杀,绝不姑息!”
说着,指了指地上的人头,命令道:“将这厮人头挑在长枪上,传视各城门,以儆效尤!”
顿时,军威大振,各路百姓皆低头、不语、疾走,原本计划三天撤走全部百姓,结果第二天傍晚,四十五万百姓走的干干净净。
硕大繁华的永安城,瞬间变成了一座寂静无声的死成,三路百姓犹如三条灰蒙蒙的巨大长蛇,浩浩荡荡的朝中原腹地奔逃。
却说玄霖道长听军师一问,微微一笑,说道:“最大的关窍就在这三百三十三口锅中,今夜子时施法,明早各路将校率兵到道场前集合,到时候我自有安排!”
王臣将军听了一拍手,吩咐道:“既然如此,就有劳道长了,即刻安排军士工匠,依照道长所需,日落前必须办理妥当不得有误!”
帐下校官得令而去,几万大军,逢山可开路、遇水可搭桥,区区一道场,一千军士并二百工匠不到天黑便搭建妥当,一应俱全,只等子时一到,玄霖道长施法!
此刻不时有哨骑飞报虎力邪兽动向,二百里外前哨已与虎力邪兽大军接战,目前正且战且退。
当晚月上中天,照如白昼,繁星满布,道场四角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旗插定,四下清凉无风,寂静无声,临近子夜,玄霖道长沐浴更衣,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足,手持一柄木剑,缓缓登上场中高台。
高台之上早就备好了一座三尺高的玄坛,水果、米酒、香烛一应俱全,令旗、令牌、黄纸、三清铃、甘露碗皆准备妥当。
高台之下三十六名童男童女身穿白衣,口中各含三粒糯米,背对着高台站定。
只见玄霖道长在玄坛前站定,左手手捧桃木剑,右手解莲花印,闭目默念咒语。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玄霖道长慢慢睁开眼睛,向前一步,拿起玄坛上的镇坛木,轻轻敲了三下,接着沉默片刻,手提三清铃,振臂一晃,一股悦耳铃声传出。
只听玄霖道长低声念道:“振动法铃、神鬼咸钦!”
顿时,玄坛之上,两根香烛不点自燃,甘露碗中清水震动三下,连起三道波纹。
紧接着,玄霖道长手中桃木剑一指,坛前五方令旗无风自起,猛地插在高台前的空地上,黄色令旗居中,其他各色令旗按东南西北方向插定。
玄霖道长挽出三个剑花,木剑自上而下一划,大喝道:“天神地鬼,五方兵马速来坛前听令!”
忽然,半空中一声炸响,四面八方忽然想起一阵鬼嚎声,这鬼嚎声由远及近,阴森恐怖之极,只见插在地上的五方令旗一个个闪闪发亮,笼罩着一层雾气,诡异异常。
玄霖道长微微点头,放下桃木剑,由打怀中拿出三道黄纸,将墨汁、朱砂、黄米酒调匀,再咬破食指滴入两滴鲜血,接着,拿起竹笔,口中默念道:“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
接着运笔如飞,在三张黄纸之上画了三道灵符,并将其平铺在玄坛之上,沉默片刻,玄霖道长右手捏个剑诀,大声道:“急急如律令,起!”
只见那三张灵符猛地飘荡起来,聚成一团,砰的一声自燃,形成一个耀眼的白色光团。
玄霖道长退后一步,右手伸进甘露碗中蘸了一下,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低声道:“甘露流润、遍洒空玄、拔度沉溺、不滞寒渊!”
念完之后,将蘸在手上的清水,朝着半空中的白色光球弹了三弹,猛然间疾风骤起,呼的一声吹起一阵黄沙,周围火把上摇曳不定的火苗竟然幽幽发着绿光。
高台前,三百三十三口大锅内,滴过鸡、狗、猪血的清水开始咕嘟咕嘟犹如沸腾了一般冒着气泡,整个道场阴风阵阵,鬼哭声此起彼伏。
玄霖道长猛地抄起桃木剑,指着地下的五方令旗,大声道:“五方兵马听令,起!”
轰的一声,五方令旗猛地抖动了一下,却未产生任何反应,玄霖道长眉头禁皱,大喊三声起,可漫天鬼哭之声悠悠,五方令旗就是没有反应。
玄霖道长一咬牙,右脚连续在地上猛地蹬跺了十几下,右手猛地在空中急划,一道血色令符虚空而成,玄霖道长猛地将这道令符拍入手中桃木剑。
接着,大声道:“天下浩劫在即,亿万生灵涂炭,尔等速速助我一臂之力,或可超脱无间轮回之道,如若不然,管教尔等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