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分·珠江三角洲
随着天空传来的发动机声音渐渐消失,地面部队也开始行进着,随着海陆两栖气垫船在海港一带登陆,铁甲骑兵队也开始步入街道上。
“这里是“马克西米利安”小队,已经登陆天河市街道,准备可以突入作战。”
伴随人型机动兵器的头部传感器闪烁起绿色的光芒,陆军机师在驾驶舱内娴熟的操控各项数据。
“装甲机动部队即将登陆城区,从现在开始小队之间的无线电通讯转为短距离激光通讯。”
这些曾经作为旧帝国主力量产型机体,又称铁甲骑兵(军用机)。
这种机甲武器为75mm全自动机炮,近战用90mm半自动手枪及近身格斗用的装甲军刀,同时具备激光拦截近防系统和机甲背包导弹发射器,两侧腿部装设有用于静止短距离飞行的安定翼,展开时可以做出短时间低空飞行和高速机动。因为战场机动兵器化的持续,只能将这种3K前的老式机动兵器从库存中搬了出来,并紧急投入到地球战场上。
“本部航母,请小队各机保持随时通讯作业。”
“铁甲骑兵队即将登陆完毕,铁甲骑兵队开始登陆。”
公海上的一艘阿里伯克级驱逐舰上,通过激光通讯,女性情报官的软柔声音在军用频道里传来。
海陆两栖气垫船的前舱门缓缓降下,军绿色的机械巨人沉重地站在路面上,近十米的钢铁身躯仿佛顶天立地,机械双手握着75毫米机炮步枪的的7.06米高的铁甲骑兵从气垫船走下地面。
沉重步伐带着机械运转声的铁甲骑兵开始步入城区街道上。
跟随着铁甲骑兵队的,还有气垫船上行驶下来地一辆辆装备一整套预警系统的M1130型斯崔克装甲指挥车,轮式沉重引擎轰鸣声和人型机动兵器的步伐声混在了一起。
装甲机动部队逐一登陆到天河市的海湾公路上,甚至旁边还可以看到友军的F35隐身战机飞行部队飞过天际云层。“阿尔法队已经飞过海岸线”。
“这里是波罗德刚小队,已经部署在银河商区街道,随时可以突入作战。”
“安达鲁修斯小队登陆完毕。”
“路法斯小队登陆完毕。”
“马斯坦小队登陆完毕。”
“奥德里斯科尔小队登陆完毕。”
骑兵机甲部队登陆结束后,机体之间的无线电通讯逐步关闭,转而开始使用激光通讯。
登陆后的天河市很荒凉很安静,空气中带着浓厚的火药硝烟味以及汽油味,而天空上依旧是那三艘先锋旗舰和若干艘火力舰。
伴随天际几枚洲际导弹的掩护。
六辆军用机KG-7阿里翁铁甲骑兵迈开机械双腿逐步奔跑在水泥公路上,沉重的装甲步伐声贯响四周的荒凉街区。
此刻街道上都是废弃的车辆,铁甲骑兵踩踏在破裂的水泥公路面,军用机内的陆军机师操纵铁甲骑兵隐蔽在一旁的楼房后面,甚至机师们可以从驾驶舱内的显示屏看到天际上三艘外星战舰。
几队铁甲骑兵为了接近敌方阵地,正以独特的警戒阵形前进着。而M1130斯崔克装甲指挥车的高度虽然比军用机甲低,不过装备了各种传感器与通讯仪器以及预警系统,对周围的状况拥有很高的探测、分析能力。
(马斯坦小队)第三装甲队的车长是安妮塔军士,装甲小队的情报支援一般都由她一个人完成。地球联合军在情报支援方面能独当一面的人材也是非常紧缺的。
因此M1130斯崔克装甲车上的情报仪器都高度地自动化,不过最终的情报分析仍然必须得仰赖人类的头脑。
(一队铁甲骑兵标准为六辆机甲)
M1130型斯崔克装甲车属于数字化战场指挥车,所以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有的只是车载上的一挺.50口径重机枪。(因为是帝国产,所以均简化和省略了部分武装)。
担任前锋的西里尔准尉驾驶的军用机兼任装甲车的前护卫与其共同行动,缓慢的机甲步伐协同轮式装甲车前进。
以前也考虑过采取以铁甲骑兵包围装甲车呈三方的队形,不过三个方向同时被如此高大的人型机动兵器包围的话会对装甲车上的预警传感器带来不良影响,一般不会采用这种队形,更不要说在巷战这种情况。
战斗的时候姑且不说,像这样朝目的地接近的时候为了不暴露我方的存在,主要以捕捉敌方基地或机械化单元出击时发出的音波和红外线的被动传感器为主,在种情况下挡在面前的三辆铁甲骑兵只会对索敌造成妨碍。
跟在前卫班后不远处的是后卫班。以M1130斯崔克装甲车为基准,铁甲骑兵小队之所以分为前卫班与后卫班,是为了在万一遭遇偷袭的情况下前卫与后卫能保持距离,从而避免小队被全灭。
“马克西米利安小队全机通告警戒,即将进入攻击圈。”
“前机准备,开始释放干扰榴弹。”
奔跑下的铁甲骑兵带着厚重的机械跑步声,重装甲踏在水泥路面,其中一辆军用机单手举起75mm机炮打开下挂榴弹发射器,“砰!”对准铁甲骑兵队侧面城区天空中打了一发榴弹。
榴弹散开后成漩涡状的空气流,大量的金属粒子散布在空气当中,那些飞过来的饕餮飞行器在接触到这些金属粒子后,纳米金属粉末迅速侵入飞行器之中,甚至干扰粒子内还到有少许GN粒子,在饕餮接触到粒子后更是直接造成暗能电子仪器的失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