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西洋帆船并没有掀起什么大的风浪,毕竟海口和琼山县的人都知道,这是张大人的洋人朋友不远万里来看望他了。
而且相比这个新闻,张石川升任知府、卞之纶被降三级留任、董桓祚被革职并押送京师问罪这三个大新闻才是百姓们津津乐道的。
整个琼州府都沸腾了。那些被欺压惯了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一顶清官的大帽子已经压在了张石川的头上。
张石川倒是觉得自己这种不务正业的人真的算不上什么好官。而且他到任一年以来,琼州府受益最多、也最直接的其实是疍民、金门瑶和黎民,至于占了户籍上大半的汉人倒是没有得到太大的实惠。
汉人得到的利益无非是甘蔗的收购价格涨了、新的作物比如玉米等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收成。
还有就是张石川的鼓励生育计划。官府鼓励多生娃?不但以后娃长大了不用纳税,生一个还给补贴粮食或者银子?这个消息一开始放出去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相信。
但是有人家生了孩子,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官府报了之后真的拿到了一钱银子!而且十五岁之前每年都能拿一文钱!虽然不多,也比没有强啊!
当然,拿新生儿补贴也是有要求的:女孩不能缠足,男孩都要读几年免费义学,但是这算是事儿?于是广大汉民们爆发出了空前的造人热情。
康熙三封诏书带来的影响就是各个州县的官儿不敢那么放肆了,做事都小心翼翼。
的确,现在整个琼州府的官场的大小官吏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个年纪轻轻的张府台,实在是太有能力了!
不但短短几个月填补了琼州府的亏空,更是挥挥手一个巡道一个知州就是这么惨的下场!
今天是他们两个倒霉了,谁知道哪天会不会轮到自己?这也更坐实了张石川背后有人的各种猜测。
每个官员都在掂量完了自己的分量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张石川还没离开琼州府,只要自己还在琼州府任职,那就老老实实的干活吧,张府台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乖乖听话才有好果子吃!
其实张石川也没太搞清楚状况。董桓祚的口供是他审出来,送上去的没错,这是他罪有应得。卞之纶降级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吧?他是自己笨打了败仗啊。
张石川还不知道京师里的那些弹劾他的奏折内容和四阿哥的暗箱操作呢。
大量的铁器被运到各个汉人的村落以及黎垌、金门的跑呢,现在跑腿的人有了,而且邢克善本来就在黎垌中有着相当的威望,这真的是事半功倍了。
一些消息稍稍灵通一点的金门瑶寨已经听到了张石川要给他们身份、租给他们土地的消息,纷纷派人出山打探。
当这些负责打探的人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并且参观了五牛寨的那些瑶人已经在新的农庄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之后也都返回个子的寨子,准备带着自己的族人们走出大山。
整个广州府的疍民们也在口口相传着琼州府疍民的新生活,有胆子大的已经开始携家带口的过来讨生活了。
尽管如此,张石川还是觉得人手不够用。橡胶树、苹果树和那么多的新种子需要种,这些树可都需要大量的土地,需要大量的人手。造船厂也要招收更多的工匠和学徒,各种民间的作坊也都在疯狂招人,甚至顾工的工资已经开始提升了。
“胡子,能不能帮我搞点黑奴过来啊?”张石川找到黑胡子。
“黑奴啊?搞是能搞到,不过运到琼州府来是不是太贵了啊?”
黑奴贸易主要是欧洲、非洲西海岸和美洲之间的三角贸易,运到亚洲来确实是太远了。一个健康的黑奴被贩运到美洲之后价格大概折合七八两银子,如果运到琼州府,路程远了两倍,黑奴在路上的死亡率会大幅增加,运输成本也会增加不少,一个黑奴最少得二十两银子才能不亏钱。
听得张石川一嘬牙花子,二十两一个,够买十个朝鲜人了……
呃,自己为什么老喜欢拿朝鲜人说事儿?因为他们真的贱啊!
好像越南人也挺贱的……不过安南因为前些年的郑阮之争导致人口下滑,现在人也不是很富裕。
“川哥,你要是真想要黑奴,等船造好了我可以带人去帮你抢!”黑胡子很义气的拍着胸脯说道。“咱们直接抢了他们的船和黑奴拉回来,到时候黑奴就便宜了!”
“哈哈,好。”张石川哈哈一笑。“对了,你对东印度公司和莫卧儿帝国了解多少?”
“莫卧儿帝国啊?没在那边打过劫!”黑胡子嘿嘿一笑说道。
半个月之后,赵元化带着船队来到了琼州府。
他是来看外孙子的,当然顺便给张石川带来了他要的一千只火枪和子弹。火枪库存还够,子弹只有八十万发。
看着赵元化抱着张天平时候的脸笑得跟个老菊花似的,张石川突然有些愧疚。
难道就让赵元化这样在琉球呆一辈子?他可就小娥这么一个女儿,现在有了外孙子,这样两地住着隔着几千里,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实在是有点太残忍了。
“爹,要不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吧。”张石川说道。
“过来干啥?这不挺好的吗。”赵元化一愣。
“没人帮我看孩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