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利落的抢断!”
“回归到拖后中场位置的李康,是欧洲首屈一指的铁闸!”
“看看这次转换进攻。”
“位置还是太靠后了,选择自己推进的话,节奏会显得有些拖沓...精湛的长传!”
“是要找张伯伦!”
张伯伦是南安普顿青训营出品的超级妖星。
他最初的外号是...“新沃尔科特”。
同样是一匹快马。
身体和冲击力比沃尔科特强,脑子没那么聪明。
摩纳哥的中前场没有疯狂反抢。
他们不慌。
全欧洲的教练团队都在研究拥有李康的阿森纳。
总结出了不少经验:
‘李康不参与转换进攻,阿森纳的攻击力上限,撑死只能摸到巴黎圣日耳曼的门槛。’
‘李康不参与阵地防守,阿森纳的防守力上限,差不多也就瓜式曼城的水平。’
注意啊。
转换进攻。
阵地防守。
摩纳哥的教练团队除了擅长挖掘小妖,对阵强敌时的赛前部署也做足了安排。
雅尔丁还曾眼馋过金元足球的薪水,公开放言:给他一支中超球队,能和德甲中游球队五五开。
...
阿森纳的推进没什么压力。
张伯伦一个劲的带头往前冲,没有遇到任何阻截。
蝴蝶4-4-2,被逐渐淘汰的原因有很多:攻守转换阶段,阵型变化太依赖球员的位置感了。
一个球员,位置感太差,不是好事;
位置感太强,也是坏事...例如从切尔西转会到曼联的马塔。
没错。
位置感太强的球员,在2014年之后,已经很难胜任豪门劲旅阵容中的核心任务,核心球员的位置模糊化,是战术变革的浪潮,潮流就像一个圈,渐渐绕回了“全攻全守”这个起始点。
很巧合的是。
摩纳哥这群年轻天才,位置感把握的分寸非常好。
李康跟随着自家阵型的移动,缓步往前跑。
上帝视角中:
没有人跟着自己跑,而是分散前场队友的身边,阻截接球点。
门迪和巴卡约科疯狂往自家后场赶。
法比尼奥没有拘泥在中场位置,而是迅速后撤,和格利克、热梅尔松组成了“三中卫”。
转瞬间就拉开了防守宽度。
摩纳哥,一点也不慌。
未开窍的幼年体张伯伦,还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
...
球场边。
雅尔丁在指挥区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大声咆哮。
他调教出来的“蝶形4-4-2”,变化无穷。
但需要这个主教练及时传递出调整信息,以至于他在关键比赛中看起来特别忙碌。
另一侧。
博尔德也在场边大呼小叫。
温格理了理胸前的红领带,表情凝重。
他在赛前布置了这套侧重防守的4-4-2,防守是没问题,但进攻端的人数劣势,很难开花结果。
....
“张伯伦这个小变向,太灵动了!”
“哎,..没能过去。”
“足球弹出了界外!”
“错失了一次进攻良机...”
“也不能说你良机,阿森纳前场球员的传接点被掐死了。”
“进攻投入的兵力偏少。”
“摩纳哥球员们现在抓紧喘口气吧!”
张伯伦一脸歉意地朝着队友们竖起大拇指。
他有点讨厌现在的自己。
维尔贝克那货还能和李进行完美联动...自己怎么拿不出亮眼表现。
...
贝莱林抛出界外球。
目标还是后场无人盯防的李康。
紧接着。
阿森纳队友们看到几个快速变化的手势后,心领神会。
自欧洲杯结束后,李康已经很久没有踢过拖后型中场的位置。
他在过去几天一直研究摩纳哥的战术框架。
大概有了初步的解构方式。
但法比尼奥的位置变化是游戏中模拟不出来了。
还是需要试探。
试探出雅尔丁蝴蝶4-4-2的进化方向。
没有急于快攻,而是不紧不慢地开始梳理调度中场。
缓慢的跑位与传接中。
视野中逐渐出现红蓝6号的模糊虚影。
哈维。
没有宣泄转圈圈的摆脱技艺。
而是传递出保持整体阵型结构缓速推进的思路...
足球时快时慢地在黑色球衣脚下传递着。
整条中轴线的横纵间距时而缩短,时而扩张!
“阿森纳球员的跑位间距变化很简单,主要围绕在局部形成多打少的原则。”
“纵深空间利用得不错。”
“好险啊,法比尼奥一个倒地滑铲,及时破坏了阿森纳向肋部的威胁传球!”
“但摩纳哥应付这套传控体系是没什么压力的...他们在欧冠小组赛第二轮击败了巴萨。”
“不一样!”
“李康对传接资源的分配...已经接近了哈维、皮尔洛的境界。”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摩纳哥球员渐渐感受到了压力。
雅尔丁也有点小头疼。
逼还是退。
这是一个抉择。
前场的法尔考、姆巴佩、勒马尔根本没机会碰到球。
不行。
不能陷入李康的节奏中!
...
路易二世体育场。
摩纳哥球迷们的声势没有半点衰减。
他们还记得:不久前的欧冠第二轮,巴萨也是因为用出这种战术而被摩纳哥击垮。
破传控,很难吗?
VIP包厢的王室成员们,也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着比赛。
“阿森纳的足球,不管怎么踢,都是艺术的象征。”
“雷波诺列夫不是说要用1000万英镑的年薪邀请阿尔塞纳先生回来吗?我们买不起两亿先生,但可以让阿森纳主帅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再圆一场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