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节,北方的气候到了午后就迅速转冷,不仅气温骤降,还时常有冷冽寒风阵阵不时刮过,刮得人的脸颊生疼,纵马驱驰中更能够感受到与呼啸而过的狂风的亲密接触,当然这绝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即便是在雒阳城内大臣聚居的步广里中,有着一排排宅院民居建筑的遮挡,却也不时有凉风透过那些巷口、街头“漏”进来,如果不是李儒这一行人人数众多,互相之间相隔得也不远所以也最多就是外围的部分人“享受”到秋风的热情招待,而狭窄空间里面聚集人数众多的另一个好处自然便是自然而然就能够达到互相取暖的效果,否则恐怕大家都得要冷得打战,追击下去的心思也很容易被消磨。
不过就算是这样,在连续追了一段时间一段距离之后,不仅丝毫见不着能够追上对方的希望甚至一直都连对方的衣角都看不到,这也是大大磨灭了大家的耐心,若非是李儒亲自坐镇而且跑得还很前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凭这些将士的自觉不停下来原地休息就不错了,根本别想他们还会紧追不舍。
不过众将士只是心中有些浮动,华雄也没有觉察出什么,李儒却渐渐放慢马速,因为他突然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要按理说来他们一直追不上对方的尾巴也很正常,毕竟起步就比较晚,再加上中途又耽搁了那么一下——说到这个却也不知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毕竟被对方以那种方式拉长距离,再加上李儒之前的所为深深刺激到了手下的这些将士们的强烈自尊心,让他们在追击的时候更显得卖力,而看起来速度竟然无形中又加快了几分,这对于追上去自然是比较有利,可惜一直都没发现对方的踪迹,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一直都没能追上对方。
不过虽然理智上告诉自己,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或许至少要等到了上东门城门口,被城口的守军阻上一阻之后,才让缩短彼此差距也才能够让他们跟得上对方,李儒的心里面却始终有着另外一层怀疑,还有一种隐隐的感觉,似乎背后藏着一双双眼睛一样。
与吕布一样都有着很敏锐的直觉,不一样的是吕布却是面临危机的时候十分敏锐的直觉,那是身经百战的武将来源于自己的战场经历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感觉;而李儒这种直觉却是建立在理智的构建分析基础上,对于周围的环境,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继而进行推断,即便这只是直觉,但其实也是依赖的理智。
李儒现在会有这么强烈的感觉,也正是基于此,虽然他不是很肯定,但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他的心中就不得不升起一些常年征战的经验使得深深烙刻在自己内心如同本能一样的戒备,因为看起来这地方附近竟然应该很适合作为伏击之地。
以往李儒也不知道为董卓与他的敌人、对手编织了多少陷阱、圈套,这种埋伏更是常事,而一个地方是不是适合作为伏击之地,几乎只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不过具备了成为埋伏地基本的条件,这只是前提,是不是真有埋伏,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只要换个角度想一想,若是对方趁着行迹没有被察觉到的空当,却四散开来潜伏进了暗中的各处,然后在暗中袭击自己等人,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应该说如果是一个稍微有些见识、心计的武将都应该能够想到,而吕布派来带走蔡邕的这个应该也不是凡人,之前表现出来的只是勇猛,现在未尝不能展现一些头脑。
想到这里李儒也有些稳不住了,当即勒马停住,然后把手猛地一扬,做了一个停止行进的手势命令。
众人自然不敢不听,于是全军从前到后依次缓慢地减速一直到停下来,华雄见此不免疑惑,他原本吊在稍后方,是准备以防不测地,因为之前李儒就已经想到了在这附近的环境中是很容易遇上暗中潜藏着的危险的,为了避免到时候措手不及,所以两人就分在前后两段各自坐镇共同领军,当然没有华雄在身边,李儒也没有在跑在最前面,而是被一些护卫拱卫在中间,然后在前头带队。
这时候华雄自然是要驱马赶上前来,在李儒身边停下才开口问道:“军师,何故突然停止行军啊,咱们现在不是急着追敌么?”
李儒现在却是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了,闻言冷哼一声道:“你难道不觉得现在的情况不太正常吗?”
华雄想都没想就说道:“有什么正不正常,现在咱们还都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着,可军师却突然命令大家停下来,这在雄看来才是最不正常。”
李儒不由瞪了他一眼,不过更多的却还是无奈的情绪,这华雄平常都是不带脑子就上战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混到今日的,但他还是解释道:“按理说来,咱们的速度其实已经不慢,甚至现在因为士气如虹,比方才还要更快了几分,而对方毕竟是步行,虽然在当前环境中行动会更加灵活自如,但另一方面却也非常消耗体力,尤其是他们还带着蔡邕这么一个老人,吕布既然让人来带他离开雒阳,那么必然不可能轻易让他再受到伤害才对,这样一来蔡邕反而会成为他们的累赘,越到后面越会影响到他们的行进。可是子健你看过了这么久,咱们连对方的影子都没有发现,这里坊内的通道虽然繁杂,但不至于始终都见不着吧,子健以为这种情况算是正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