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老爷子已经过世,就不能继续再放在炕上,而是要进行小殓。发送老人,也就是给老人治丧这种事,一般很多事情都不要自家人动手,而是要亲朋帮忙。
这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风俗。说它是需要,因为这种时候,丧家一般都是悲伤过度,哪里会有精神去理会杂事那。说它是一种风俗,是因为古往今来都是如此。这也是乡邻们互帮互助的一种优良传统,里面满溢着浓浓的人情味,以及生者对于死者,对于死亡这件事情本身的尊重。
不用人说,吴玉昌就主动地做起了知客。旁边还有吴玉贵、管事韩忠等,还有村里久经世故的老人们,比如春柱爹等帮着张罗。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给连老爷子净身,换上装老的衣裳。这件事情还不能拖,因为人刚咽气的时候,身体还是柔软的,这个时候穿衣比较容易。如果时间拖长了,就不好办了。蒋氏已经在知客等人的提醒下,烧了一大锅的温水,用盆子装了送进来,放在炕上。
连蔓儿、小七、连叶儿几个小孩子就先被打发了出去。
给连老爷子净身、穿衣这件事情,自然是由周氏来主持。不过,只有她一个还不行,还得有人帮忙。
“我、我来给爹洗身子、穿衣裳。”连兰儿就自告奋勇地道。
“不用你。”一直当连兰儿是空气的连守信突然开口,他伸手拦住要上前的连兰儿,“你那边屋里待着去吧。这边……”
连守信说着话,就朝张氏看了一眼。
“有五郎他娘那,还有叶儿她娘,继祖媳妇也帮把手。”连守信一句话,就定下了给连老爷子洗身子和穿衣裳的人选。
在民间,这个人选是有讲究的。丈夫死了,如果妻子还活着,那么这件事理所当然要由妻子来完成,亲生儿女们帮手。而能够为老人做这件事情的儿女,自然是平常家里有出息,被老人所喜爱,同时也是孝顺老人的。
在这个重视孝道的年代,能够为老人做这种事,是非常有面子的,而且算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孝行。
本来,连兰儿作为大闺女,是可以做这件事的。但是现在,她却没有了这样的资格。显然,连守信已经认定,连老爷子的死与连兰儿有关。作为气死连老爷子的元凶之一,连兰儿已经没有这个尽孝的脸面了。
连兰儿神色惶然,她当然知道连守信是怎么想的。连守信一回家,没有跟她发作,只是因为要先紧着办连老爷子的事,这并不代表,连守信会不追究。所以连兰儿就更希望,能够通过为连老爷子净身、穿衣,来为自己增添砝码,同时淡化连守信对她恶感。她可怜巴巴地朝周氏看了过去,希望这个时候周氏能为她说话。作为未亡人,在这个时候,周氏的话是相当有分量的。
但是,出乎人意料的,周氏这次却没有为连兰儿说话。周氏似乎是没有听见连守信和连兰儿之间的争执,她根本就没抬头往这边看。
连蔓儿在外屋听见里屋说话,就忙低声嘱咐了小庆两句。小庆就转身又进了屋,一会的工夫,就有两个媳妇半扶半拖地将连兰儿从屋里带了出来,奔西屋去了。
又一会,何氏也被打发了出来。显然,她也被剥夺了给连老爷子净身、穿衣这项荣誉。
屋里面,别人都走了,就只有周氏、连守仁、连守义、连守礼、连守信,还有张氏、赵氏和蒋氏,这是连家将送连老爷子最后一程的所有人。
虽说是让儿媳妇们伺候,但是有这么多的儿子,给连老爷子擦身的活计,就不会真的让儿媳妇们来做。
周氏坐在炕上,带着四个儿子给连老爷子脱了衣裳,一边就用湿帕子给连老爷子仔细地擦拭身体,用梳子给连老爷子梳理头发。张氏、赵氏和蒋氏则聚在炕梢整理连老爷子的装老衣裳。
装老衣裳从内到外一共好几套,普遍的做法是先都一件件套好了,再给连老爷子穿上,而不是从里到外一件件地穿。三个人都是做惯了活计的利落人,一会工夫,就将衣裳整整齐齐地整理好了,周氏又带着几个儿子,趁着连老爷子身体还软和,将整套的装老衣裳给连老爷子穿上了。
之后,一众人又放声大哭。这个时候,等在外面的人才将灵床抬进屋里,众人相帮着,将连老爷子的尸身抬到灵床上,整理了一番。又有人摆设好香案等一应用具,小殓这才算完成。
小殓之后,便是接受吊唁了。
庄户人家,消息口耳相传,哪家有人没了,转眼十里八村的人就知道了。不用人报丧,有礼往的人就会自动前来吊唁。不过在庄户人家的俗语里,一般不说吊唁这样文绉绉的话,他们一般称之为吊纸。
办丧事,不同于办其他的事情。庄户人家,非常重礼,但是因为物力所限,拿不出重礼来,一般吊唁,只要拿上一扎大纸就可以。一般的庄户人家,也都是拿这种礼,所以称之为吊纸。
当然,也有送白布,还有送礼金的。只不过一般的庄户人家非常少,只有富有的人家,或者关系非常亲密,且走动的特别近的亲戚才会这么做。
近处的乡亲们是不用去报丧通知的,但是远处的亲戚,却得打发人去报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