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和更不明白了,“什么科举,什么辅导书,什么意思?”
刘易阳怒道:“真笨,严重怀疑你怎么考上大学的。古代考科举的士子考试前总要知道科举考什么才心里有底吧?
怎么了解?当然是看看上一次科举考试考中的那些人写了什么内容就更了解了啊。所以当时有些出版机构,就专门把考中举子的文章装订成册,然后售卖给那些待考的士子。
少闻提到‘辅导’二字,我一下就想到这个,所以少闻,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刘易阳嫌弃李家和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不过更重要的是,刘易阳想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所以看向黄少闻的眼神颇有些,“要是你敢说不是,客罗素!”
刘易阳当然不可能真的干掉黄少闻。因为他说的是对的,黄少闻的意思确实就是想做一个类似于古代举子应试文章出版的事情。
先是肯定的点了点头,表示刘易阳说的差不多是对的。然后黄少闻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这次参与这个大学教材编撰的事情让我想到,大学生现在上课缺少权威的教材,那中学生和小学生是不是也需要编撰这种权威的教材呢?
肯定是需要的。但是编写教材这种事情,咱们这些人肯定不够资格参与进去。”
刘易阳插话道:“不,你还是有资格的。”
黄少闻没接他的话,继续说道:“所以我就想,既然编教材咱们干不了,但是可以编一个给学生辅导用的书啊。”
“辅导书”这个名词在后来的中国大行其道。即使是互联网对书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的情况下,依然有着辅导书产业在维持着书籍出版行业最后的体面。
黄少闻还记得儿子闺女小的时候,自己可没少给他们买辅导资料。不过大多数情况自己买来的辅导资料,基本都浪费了。
一学期下来几乎全变成了废纸。黄少闻想起自己在书店还专门精心挑选的样子,就对两小孩的这个行为气不打一处来。
所以从某种方面来,黄少闻对辅导资料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
“辅导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性工具。现有的课堂老师能教授的东西相比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是有些匮乏的。
这个辅导书的作用就是让一些有能力的学生,能在课堂之外,通过辅导资料,自我学习,更好的掌握知识。”
首先黄少闻给辅导书做了一个定位。
尚云听了半天,问道:“我怎么听着你这个辅导书有点像咱们学校出版社出版的那个参考书?”
这个时候,没有辅导书,只有参考书。不过基本都是高中生考大学时候用的。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老师买来参考,然后交给学生用的。
黄少闻道:“咱们这二哥跟他们那个不一样,而且后面做成这件事的话,说不定还能赚钱呢。”
李家和听的认真,问道:“那你说的这个辅导书该怎么编?还有,赚钱不太好吧,这弄出来都是给学生用的。”
黄少闻明白李家和的意思。编写辅导资料给学生用,这本来是为那些学生提供帮助,怎么还能赚钱呢?
但是这个事情是必须的。没钱的事情谁会愿意去做呢?有人愿意去做,黄少闻也相信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会愿意去做的。
但是这个事情并不是李家和以为的那么简单,想做好这个事情,肯定会有些麻烦,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没有利益的牵绊,上哪去找这么多人参与进来呢?
而且,赚到了钱,完全可以设立一个机构,定时到不同的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免费的发放这些辅导资料。这总比现在什么都没有要好很多吧。
“内容简单。我们不学出版社参考书那么专业。只要把历年考试的题目扒下来,然后一道题一道题的写解析。
最后做个题型分类,难度分类,以及重难点分类。这样就可以装订成册了。
相比他们参考书内容太过高端,一般的学生肯定是看不下去的,咱们这个算是简化版,让学生更容易吸收一些。”
刘易阳一听就懂了黄少闻的意思,“说白了,你这就是让他们多做题,应付考试的呗。”
李家和,尚云两人看向黄少闻,黄少闻也不在意,“坦白说,这确实就是帮助学生应付考试的。”
“这~”李家和不明白,这样的辅导书还能算是对学生的帮助吗?在他的想法中,辅导书的作用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不是应付考试啊。
不只是李家和,包括出版社的那些人,在编撰参考书的时候,都是抱着这个想法的。典型的学者型思维,而不是商业性思维。
或者说,他们对学生的需求认识实在有些理想化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考试都是为了知识。
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讲,包括他们自己当中恐怕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只是单纯的为了知识罢了。
这是个正确性和普适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再正确不过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却不具备普适性。
老百姓讲出人头地,人上人,都是什么想法?完全就是功利性的想法。而为什么他们费尽了心思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念上书,最好还要能够考上大学呢?
因为考上大学就是干部,念完书出来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辈子不愁了啊。
所以不管是这个年代,还是往前数到唐朝科举成型,往后数的几十年高考制度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参加高考,他的想法就是功利性的想法。
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应对好那该死的考试,好让子获得更高的学历。其次才会思考自己在这场学历升级的过程中究竟能够得到怎样的思想锻炼。
至于更进一步的学科研究,也不是没有人选择。有些人确实也真的是为了知识,为了研究世界等等这些。
但这样的人,相比这个世界大多数的俗人来说,真的是很少。
黄少闻说服了他们。尚云和李家和不得不承认,黄少闻说的是对的。从建国开始到现在,全中国人民坚持了三十年的正确性,可是依然没能抵得过普适性的“漫染”。
社会的运转,终究还是为了大多数人服务的。但是大多数人也永远不可能引领人类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切只能是少部分人才能做到的。
喜欢重生1980请大家收藏:(www.dushuwan.com)重生198088读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